留在“浪莎”,不只是吸引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4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员,江平每天在“浪莎”车间过得都很开心。 记者 高和平 摄
对待工作,“90后”赵明旭有一颗火热的心。 记者 高和平 摄
“浪莎”员工来自全国各地。
昨天的浪莎公司,到处洋溢着笑脸。因为,公司厂房和办公场所,刚从二期厂房搬到舒适、宽敞的三期厂房。
在“浪莎”,员工有8000余人,分布在生产、销售、企管等各个部门。在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不明朗、欧美经济下滑的背景下,留住员工,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8000名员工,“浪莎”是如何管理的,他们在留住员工方面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呢?
A 8000名员工1/5是夫妻工
国际经济大环境,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浪莎”。这几天,“浪莎”的车间机声隆隆,厂房内工人忙碌着。工厂的空地上,一堆堆的袜子、内衣箱子,等待装车运走。
安徽亳州人志伟在袜子定型车间,卖力地干着活。现在的他,浑身是劲,因为,他马上要结婚了。志伟在“浪莎”干了好几年,如今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这几天,下班后,他都忙着为婚礼准备,希望人生大事筹办得更热闹。
志伟要结婚了,同在“浪莎”上班的江平喜上眉梢。她是志伟的小姨,她打心眼里为外甥高兴。“志伟在‘浪莎’找到了对象,是我们全家的喜事,祝他们白头偕老。”江平笑得合不拢嘴。
“这几年我在‘浪莎’打工,丈夫在工地上班,也攒了点钱,准备明年回亳州老家买个房。”江平说,现在老家城郊的房子每平方米1900元左右,他们准备买个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生活的安定,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浪莎”人力资源部经理张玲玲说,“浪莎”员工中,至少有七八百对夫妻工,有150~200对的夫妻,是在“浪莎”相识、相知,并最终结为伴侣的。
如果时间倒回四五年,“浪莎”还有一个特殊奖项———“情侣奖”。如果在“浪莎”工作,并在公司内找到伴侣并最终结婚的,公司会给新人一套毛毯、枕巾等日用品,价值500元。
对很多员工来说,这点奖金虽不多,却充满着温情。如今,“情侣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优秀家庭”、“和谐家庭”等众多奖项。“这些奖项,现在我们每年都在评,这对促进“浪莎”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有很大的帮助。”张玲玲介绍,在“浪莎”,还有专门的夫妻房和夫妻公寓,以便夫妻工生活。
采访时,张玲玲提供了一些数据。她介绍,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浪莎员工的流动性已大大降低。去年,一线员工流失率在7%~8%,人数约为600人,这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及袜子这一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这个比例已不算高。而“浪莎”的中层员工,一年的流失率为3%~5%。
数据背后,也有动人的故事。来自江西抚州的老员工杨伍金,跟随“浪莎”18年,算是元老之一。如今,她的家庭内,有30多个亲戚在“浪莎”上班,她的儿子、两个侄儿、一个侄女、一个堂弟、一个表弟,一个小姨的儿子,有7个人都在“浪莎”找到了另一半。
“‘浪莎’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我真的很满足了。”只有初中文化的杨伍金,如今已是“浪莎”棉袜六个事业部的部长之一。
B中层内部提拔员工“有奔头”
在“浪莎”,公司员工生活区开有网吧,公司内部也有阅览室、图书室,还有党员活动室。“浪莎”员工的娱乐生活,相对比较健全。此外,让员工都有实现梦想的舞台,是“浪莎”留人的一个重要砝码。
采访时,浪莎集团总裁翁荣弟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的三幢新宿舍大楼已经建好,大约过完春节就能启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浪莎”老宿舍大楼,每个房间都装有空调,而新宿舍大楼比以前的环境要好很多,无论是单间、4人间还是8人间宿舍,室内设计和居住环境都比以前要合理舒适。据介绍,新宿舍大楼至少能入住上千名员工。
此外,“浪莎”的内部晋升机制也让员工“有奔头”。“浪莎”高层对员工的了解,除直接关心外,还有一个较强的纽带:1000人左右的中层和骨干队伍。
在“浪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的中层及管理岗位,一般先从公司内部面试、提拔。如果公司内部实在没有合适的人员,再到公司以外地方进行招聘。
1991年出生的赵明旭虽被人称为“90后”,但已是一名小中层。17岁那年,赵明旭跟随姑姑从贵州遵义老家来“浪莎”打工。5年过去了,她从一名平车工,做到了车间质检员,她的下属中,有很多是“80后”和“70后”。
在车间当了2年质检员,赵明旭想往更好的岗位晋升。“我听说,集团总部办公室现在正缺几名外贸跟单员,我很想去尝试应聘。”
赵明旭的这一想法,被人力资源部及时捕捉到了。采访时,张玲玲的一句“你先去报个名,凭你的条件,应该没问题的”,让赵明旭的脸上乐开了花。
C 老板没架子员工18年不跳槽
张玲玲说,在“浪莎”,任何底层的员工,都有与集团领导打交道的机会。
记者看到,在原先的“浪莎”二期厂房的行政楼,集团董事长、总裁办公室与办事大厅相连,大厅内坐着七八十名行政、销售、后勤、财务、企管等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领导的进进出出,都必须经过大厅。办事大厅边上是产品展示大厅,走到三楼就是一个车间,工人们在大楼内上上下下,不经意间就可以碰见集团当家人。
“没什么架子”,是不少“浪莎”员工对公司高层的看法。一名员工举了个例子,在工厂出货高峰,遇到突发天气,或者为了不让客户等得太久,“浪莎”的当家人甚至会身先士卒,亲自去扛箱子。
“我刚来时,“浪莎”还是小作坊式生产。18年多来,我先后在很多岗位上工作过,也有很多公司高薪挖我,我却始终没走。”今年44岁的杨伍金说,有一次,她甚至已递交了辞呈,但浪莎负责人说了一句话:“你要走我留不住你,但我哪一点对你不好,你可以对我讲。”只这一句话,让杨伍金打消了念头。
杨伍金说,18年来,公司对她的小孩上学不便、老家建房子缺钱等困难,都会有所照顾,她一直心怀感激。
D除了全年有活干工资每年上涨10%
在义乌,不少行业都有销售旺季和淡季之分。旺季需要的人多,淡季需要的人少。因此,有些行业的工人,旺季得加班加点,到了淡季又“无工可上”,赚不到钱。
“浪莎”作为一家主要生产袜子、内衣为主的企业,是否会面临这一问题呢?对此,“浪莎”人力资源部和一些一线员工告诉记者的是,他们现在基本不会遇到这一问题。他们解决供需和用工数量问题的办法是,尽量拓展和延伸产品线。
“当我们丝袜生产淡季时,我们就会调配工人去内衣或者其他系列的产品车间上班,各道工序之间,也可以互相调配。‘浪莎’基本不会出现‘无工可做’的情况。”张玲玲说。
除了让员工有活干,每年,根据物价指数的上涨,“浪莎”还会适当调整薪酬制度。“总的来说,在‘浪莎’是多劳多得,根据岗位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工资、奖金计算制度。”翁荣弟说。
根据“浪莎”员工反馈信息显示,对于中层员工来说,“浪莎”每年工资上涨幅度至少在10%左右;而一线员工则根据计件、工时制等不同工资制度计算,有时也会一次性较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收入。
E【采访手记】留住员工的心
如何留住员工,这一话题,在浙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被经常提及。在义乌,“用工荒”话题,这几年一直不绝于耳。关于“浪莎”,前几年也曾面临招不到人、奔赴外省批量招人的难题。而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能招到工人,但企业主却常常抱怨,关键时刻,公司竟无人可用,极度缺乏创新性人才。
工人难招、人才难留,这个问题存在原因,或许受产业转移、行业利润下降等行业大背景的影响,或许与当时的经济环境运行情况相表里。但我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想留住一个人,必要留住他的心。无论你是用高工资、高回报、亲情式,抑或者是用未来发展前景,必须要有吸引人的地方。或许,作为8000人大公司的“浪莎”,在员工管理方面,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作为本土的一家较为大型的企业,它的发展和经验,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采访,我们也撷取了其中被认为的精华部分,与大家一起探讨。
- 上一篇:浪莎集团成功举办第七届消防技能大比武
- 下一篇:勇攀高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