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健康知识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4
人们常说脚是人的第二颗心脏,可见脚部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足部经络和穴位的详细介绍,足部有很多的经络线和穴位。
经络循行线是由人体各部位的穴点连接起来的,刺激足部反射区的这些穴位,刺激信号就会以“多米诺骨牌”方式沿经络循行线传导到全身,从而起到疏通经络、防病治病的作用。 全身12条经络中有6条通向双足,如肝经的大敦、太冲,脾经的大都、涌泉、然谷等,并与其它经脉相互交会,加上近40个穴位,可以说,足心与全身都有联系,因此,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刺激脚部的穴位可以调节全身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如刺激涌泉穴来治疗高血压、失眠、眩晕、、头痛、心痛,刺激内庭穴治疗胃痛、腹痛、消化不良,刺激大敦穴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等。
“足不运则不健”,足部距离“第一心脏”最远,位置又最低,容易出现“气滞血淤”的情况,所以有“未老腿先衰”、“人到老年须护足”等俗语。
人体有独立功能的器官很多,但为什么对足部这个局部这样重视呢?
这是因为足部比手、耳、鼻、唇等其他器官面积都大,所包含的人体信息量都多,“信息图像”也更清楚;同时足部肌肉相对丰厚,毛细血管、神经末梢也相对丰富,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弱,因此对足部的刺激效果要好于其他器官。但这并不排斥对人体其他局部的刺激。
在欧美有一种疗法叫反射疗法。这种疗法认为:人体各部位在脚部都有其相对应的位置,刺激这些位置可以治疗相应器官和系统的疾病。这与上述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医学家研究还发现足部异常,往往提示你可能有了相关系统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的一些症状,如果你有了可不能马虎!
1·首先,趾甲麻木为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2·足背的足趾根部出现小白脂肪块为高血压的象征。
3·第四趾侧苍白水肿者可能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4·若大拇趾经常肿胀,应该认真检查,以排除糖尿病。
5·趾甲凹凸不平时,应检查一下肝肾有无慢性疾患。
6·足踝部水肿为心肾疾病的表现。
7·足背部出现隆起多患有泌尿系统结石。
8·内踝出现紫色斑点多见于妇科疾病。
9·足背部趾关节部水肿常表示盆腔炎或胸膜炎。
10·第二、三趾的足底侧水肿往往伴有眼底病。
11·趾甲嵌入肉中或呈钩状,往往表示有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或脉管炎等。
- 上一篇:买袜子为何要去专卖店
- 下一篇:办公室丝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