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红用色彩—打好竞争战的第一枪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4

浪莎红品牌与色彩完美组合——浪莎集团与中国流行色协会联合开创中国品牌形象色彩化时代。

美国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一个公司必须努力寻找能使它的产品差异化的特定方法,以赢得竞争优势。”

业界有句流行的说法: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让产品成为品牌,为品牌赋予文化,是所有知名企业的成功之道。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难以在价格、质量、渠道、促销等方面制造差异。惟有文化能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美誉度,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在整个纺织行业里,从事纺织品生产、销售的公司不计其数,但是要想真正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成功,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产品差异化的优势道路,才能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中获取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

浪莎集团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纺织品生产、销售的公司,凭借最现代化的管理优势,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创造了纺织业界效益最好局面,一直雄居行业实力榜首,独占鳌头。

 

品牌文化战略——打好竞争战的第一枪

 

随着纺织行业进入品牌竞争的新阶段,各企业也通过自身的品牌建设在一段时间内赢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创立,纺织行业进入了同质化品牌竞争的“瓶颈期”。单纯的品牌建设已经不能成为取得市场优势的法宝,探索品牌自身的内涵文化成为了企业在推行品牌战略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文化是品牌的血液,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向消费者传递品牌文化,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与其说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竞争,倒不如说是文化竞争。

浪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遭遇瓶颈期,为了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企业推出了品牌战略规划,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确立了自身的品牌文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品牌的形象,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成功完成了营销模式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2008年前8个月,“浪莎”实现外贸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40%以上。

 

浪里淘“莎”“红”遍全国

 

提起袜子,人们就会想到浪莎,进而也就会想起那句早已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中国有个“浪莎红”。

2006年4月10日,浪莎集团与中国流行色协会联合,首次推出了品牌特定色彩命名——浪莎红,以浪莎独有的色彩内涵来传达浪莎内装商品的思想,形成“色彩——物质——价值”的统一体,浪莎红本身就是中国红的延伸,浪莎红的推出是对传统营销的跨越,开创了中国形象色彩化的时代。

浪莎红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色彩在产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了浪莎集团的品牌文化——时尚,浪莎红可以说是品牌文化与色彩的完美结合。

“中国有个浪莎红”的理念自提出便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场“红色风暴”,引发了中国内衣界的一次革命。2007年4月“浪莎”进入资本市场后,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加上拥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优势,当纺织业出现危机时,国外的一些高端市场却成了“浪莎”大展拳脚的新天地。

 

 “浪莎红”添彩奥运营销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为奥运的顺利召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奥运会开幕前夕,浪莎集团也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提出了奥运营销的理念,开发出了“浪莎奥运红”系列产品,浪莎针织有限公司在奥运会召开前夕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我为奥运添色彩设计大赛”,描绘奥林匹克华彩乐章。

为了更好地推广浪莎的色彩营销与奥运营销,浪莎公司再度与中国流行色协会合作,成为中国流行色协会的“色彩示范应用基地”,并参加了在中国服装博览会上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的作为奥运会开幕前中国色彩界的一大盛事——“色彩中国”活动。

作为中国袜业的第一品牌,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还是在营销终端,浪莎集团都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有个浪莎红的色彩营销理念,将品牌文化建设与色彩营销理念相结合,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