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面罩测评,“沐驰斯顿”样品不防紫外线!附防晒衣选购指南
发布时间:2025-10-13 19:05 浏览量:13
近年来
防晒面罩颇受消费者欢迎
但此类产品种类繁多
防晒性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帮助消费者选购防晒面罩
近日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
对20款防晒面罩样品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如何
一起来看
样品详情
本次比较试验的20款样品从6个主流电商平台随机选购,单价从每条9.9元到每条107.1元不等,品牌包括浪莎、蕉下、蕉内、初医生、回力、诗沐野、JEEP、特步、欧森笠(ohsunny)、丞鑫(OKSK)、欧梵达等。
一般情况下,相同材质和密度的面料颜色越深,防紫外线性能越好,本次比较试验以浅色系防晒面罩为核心比较对象,购买了20款浅色系防晒面罩,同时购买了5款深色防晒面罩与5款常见的一次性口罩作为参照组,测试3类产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差异,同时对样品的pH值、凉感、透气性、防紫外线性能等4项指标进行测试。
pH值均符合标准要求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在4—8.5之间。测试结果显示,20款样品的pH值在5.8—7之间,均符合标准要求。
1款样品未达到防紫外线性能评定要求
防紫外线性能是防晒面罩的核心功能。防晒产品同时满足UPF(紫外线防护系数)>40且T(UVA)AV(纺织品对长波紫外线防护能力的指标,数值越低,防护效果越好)<5%时,方可被认定为具有防紫外线性能。
本次比较试验中,20款样品的UPF实测值最高的达到1413,而一款标称为“沐驰斯顿”的防晒帽样品实测值仅为14,被判定为不具备防紫外线功能。
未达到防紫外线产品评定要求的样品
浅色系与深色系对比结果
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浅色系:19款浅色系防晒面罩组(去掉1款不具备防紫外线性能的样品)UPF值在42—1413之间,平均为365.58,T(UVA)AV值在0.37%—4.22%之间,平均值为1.96%。
深色系:5款深色系防晒面罩组UPF平均值408.6,T(UVA)AV平均值为0.36%。
一次性口罩:5款一次性口罩组UPF平均值仅为34,T(UVA)AV平均值达10.19%。
各组样品防紫外线性能平均数据
结论:
深色系防晒面罩防紫外线性能优于浅色系防晒面罩。
一次性口罩产品防紫外线性能远低于专业防晒面罩。
黑龙江省消协指出,尽管浅色系防晒面罩在防晒性能上不及深色款,但仍能满足消费者日常防晒需求,且在夏季佩戴时更显清爽,适合对颜色有偏好的消费者。而一次性口罩仅能作为临时应急防护用品,不能替代防晒面罩用于长时间户外活动(如登山、骑行、海边游玩等)。
透气性能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防晒口罩的透气性是影响佩戴舒适度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次比较试验参照GB/T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对透气性进行测试;参照FZ/T73049—2024《针织口罩》对透气性的质量要求“透气率应≥250mm/s”进行评价。
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0款样品的透气率实测值在90mm/s—1320mm/s之间,其中10款样品的透气率小于250mm/s,9款样品的透气率大于等于250mm/s、小于500mm/s,1款样品的透气率大于等于1000mm/s。不过,该款透气率大于等于1000mm/s的样品,其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不符合标准要求,说明面料的稀疏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防晒能力。因此,为平衡“防晒”与“透气”,产品一般会采用特定工艺,如口鼻处采用开口设计或使用透气网布。20款样品的口鼻处均有此类设计,因此10款样品透气率尽管小于250mm/s,但透气性能基本能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黑龙江消协供图
此外,根据标准GB/T35263—2017《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当接触凉感系数大于等于0.15 J/cm2•s时,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数值越大表示皮肤感受到的凉感程度越强。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0款样品的接触凉感系数均大于该数值,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
如何科学、理性选购防晒衣物产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给出选购指南
购买相关产品时
注意以下四点
01
防晒性能是核心
UPF50+
即为国家标准最高等级
防晒衣物的防晒性能,通常以紫外线防护系数(即UPF)和日光紫外线UVA透射比值两项指标综合评定。目前,防晒衣物现行有效的标准主要有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和FZ/T 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两项。消费者在选购防晒衣时,可查看商品宣传页面和产品标签信息采用何种标准,避免无UPF标注、不具备紫外线防护功能的一般纺织物滥用“防晒”标准。
按照GB/T 18830-2009规定,UPF值的规范标注为“UPF40+”“UPF50+”两个级别。UPF50+即为国家标准最高等级,有些商家宣传的“UPF200+”“UPF500+”甚至“UPF2000+”,存在变造规范概念、过度营销的嫌疑。
(授权图片)
02
关注材质与工艺
深色系防晒效果更佳
消费者在选购防晒衣时,可查看商品宣传页面和产品标签信息中的面料类型、适用标准、尺寸型号。
从工艺上看,具有防晒效果的衣物和面料通常会使用如二氧化钛涂层、原纱型防晒技术等特殊材料或特殊工艺;面料织法越紧密,通常防晒效果越好,消费者可透光观察产品,透光少则防护强。
从颜色上看,黑、蓝、深蓝等深色系比浅色防晒效果更佳,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红外线,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更吸热。消费者在选购时应综合考虑商品“颜值”与实用“价值”。
03
均衡舒适与耐用
不为焦虑买单
一是注重舒适性,留意价格与品质平衡。消费者可以选择带有透气孔、网眼设计或标签注明“透气”“速干”的防晒衣款式。在产品定价上,一方面,高价不必然意味着高防护等级;另一方面,过于廉价的产品可能因成本压缩而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料,导致防晒效果不佳,甚至不具备防晒性能。
二是注重耐用性,留意洗涤和存放方法。市面上常见的防晒衣物多建议手洗并悬挂阴干。为防止防晒衣物变形或防晒涂层损坏,消费者应避免使用强力机洗、漂白和高温烘干、熨烫等洗涤模式。若防晒衣物明显变薄、透光性增强或防晒涂层脱落,建议消费者按需更换。
三是注重实用性,留意使用场景。在秋冬季节防晒同样重要,消费者可按需选购防晒与防风、防水、保暖等功能相结合的衣物产品。为男士和儿童选购防晒衣物时,除了必要的防晒性能外,还应注意相关产品是否符合该群体消费品的安全标准。
04
营销话术套路多
留意消费陷阱
当前
一些防晒产品声称
结合了高科技元素
实则制造噱头以增加卖点
(授权图片)
有的商家宣称防晒服面料中添加玻尿酸成分,穿上后就像给皮肤做保湿保养,实则并无科学依据。
在直播带货活动中,一些主播声称防晒服面料添加艾草精华或特殊成分,具有抗菌、驱蚊等作用,实际只为驱动价格变相上涨。
对于商家展示检验检测报告的,消费者应关注送检产品与主播带货产品的一致性、核心检测指标的完整性及检测结果的符合性等内容。另外,还应重点关注检测机构资质,如检测报告中是否使用了CMA标志、CNAS认可标识。必要时可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官网等查询检测机构资质。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洪涛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76